GDP超5000億,長期占領全國GDP十強縣榜首的昆山;既是企業總部,也是藝術園區,更是城市客廳的杭州天目里;集成五大為老服務場景和五大育幼服務場景的湘湖現代社區;以“股權+”“分紅+”“美好+”實現村強民富的張家港永聯村……
5月22日至26日,桂城街道高質量發展培訓班首站來到“共同富裕示范區”浙江和江蘇,就經濟高質量發展、產業戰略、園區經濟、城市建設、鄉村振興、基層治理等多方面進行深入調研學習,一線學習破解迷思、一線研究謀劃工作。
杭州天目里。
一、高位謀劃的前瞻性和戰略性
浙江是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的發源地,《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》的發布,更為其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擘畫了藍圖。2022年,浙江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分別連續第22年和第38年榮膺全國各省區第一,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.90。
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是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。良好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在江浙之行,培訓班學員們看到了“生態+美學+文化”高位謀劃的統一性、前瞻性、戰略性,看到了“三生融合”(生產、生活、生態)最生動的詮釋。
在西湖和西溪間的天目里,既是匯集了企業總部和創新創業者的產業園區,更是一個沒有圍墻的美術館,一開業成為杭州“最文藝”的網紅打卡地。白墻黑瓦的鄉村民居錯落有致,蘇式園林風格樓房掩映在綠蔭之中,環村小河清澈透亮,寬闊村道戶戶相通……張浦鎮金華村滿眼是精華。
“生態+美學+文化”的規劃理念不僅落在了江浙城鄉大手筆的建設中,更刻在了城市的每一寸肌理里。臨湖而建的昆山大漁灣湖濱風情商業街,還將昆曲文化植入夜經濟;尋常平凡的里厙街區深挖柴王弄、隱廬、中山堂等文化遺產,將本土文化游弋在街區的每一處細節;就連小河直街上的每家小店門口都開滿了鮮花,湘湖現代社區的小區道路和綠化帶都有精致的層次與美感……
桂城同樣把人作為規劃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2022年,桂城創造了780多億的經濟總量,稅收占GDP的比重19%,被稱為“灣區超級街道”。在“公園城市”“教育強鎮”等名片頻頻吸粉后,桂城提出打造“人才樂園”,并超前規劃布局4.0城市主題產業社區,意在建設集研發、生產、居住、消費、人文、生態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城市社區,打造灣區的“三生融合”。
小河直街的店鋪門口種滿了花。
二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招硬招
要實現高質量發展,人流和資金流是關鍵要素。江浙引才留才的實招硬招,就是把“詩和遠方”放在了人的“生活眼前”。無論你是在小河直街經營咖啡館的文藝青年,還是在夢想小鎮創業的“泛大學生”群體,或是在永聯村參與鄉村振興的青年合伙人,都能在“生態+美學+文化”的城市標配下實現個人理想。
在產業發展方面,產業定位、招商、擴展均有意識地形成主題式產業集群,如天目里以藝術、設計、時尚、文化為主;又如蘇州市昆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園,從最開始的 7 萬平方米的產業園到59.5 萬平方米,破解未來可能存在的空間需求,形成“核心區+擴展區+聯動區”的有域無界園區,打造長三角先進醫療創新產業化高地、全球一流醫藥產業集群。
“江浙的村居治理信息化水平很高,值得我們學習借鑒?!惫鸪墙值勒辗諗祿芾磙k公室主任郭浩說,如在整村拆遷后建成湘湖現代社區,設備管理、數據分析更精益化,只需在中控室即可掌握轄區河涌、環境監測數據;一屏在手,社區居民的健康情況也能一目了然,居民下樓通過自助問診機可以向醫生護士咨詢,通過24小時自動售藥機可以節省來回跑時間。
除此以外,江浙各村居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上也各顯神通,如昆山新樂村建成村民誠信積分管理大數據平臺,針對鄉風文明、垃圾分類、村規民約、房屋安全、人居環境、美麗庭院等進行積分排名,村民可憑積分換取生活用品等?!拔覀円餐ㄟ^積分置換公共場室資源等方式,激勵居民參與社區治理,回去后或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優化升級?!蓖纳鐓^黨總支書記葉瑞儀有感道。
反觀桂城的高質量發展過程,季華實驗室、三山顯示制造裝備產業園等先進制造業的集聚崛起,十大城市主題產業社區的創新打造,全域“創熟”的塑強深化,鄉村振興的走深走實,都是探索灣區共同富裕路上的實招硬招。
永聯村的智慧管理系統。
三、干部改革攻堅的膽識和魄力
當你馳騁在蔥蔥郁郁的江浙的城市街巷,江南詩意和秀美間釋放著國潮的美感和活力;穿過山與水,一幢幢民宿與綠水青山交相呼應,展現著千村千面……騏驥千里,非一日之功。
在天目里建成之前,這里曾是閥門廠、電子元器件廠等輕工業企業集聚的古蕩工業園區,形成千萬方規模,風光無限。然而,在產業轉型升級之時,當地以壯士斷腕的決心,拉開了城市有機更新項目的帷幕,才有了現在的“網紅地標”。
張浦鎮金華村黨群一心,搶抓機遇謀發展,攻堅克難抓落實,堅持以農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為主攻方向,還將3000平方米老廠房改造為田園客廳平臺,與當地食品企業合作,促進鄉村旅游發展;引進IT軟件設計等輕資產行業,為農民開辟增收新渠道,初步建成了“村強、民富、百姓樂”的幸福鄉村。
培訓班參觀金華村。
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,張家港永聯村自籌資金30多億元建設了農民集中居住區——永聯小鎮,還成立“為民基金會”,專門用于養老、助學、扶貧、助殘、教育等公益項目,每年支出超1600萬元,多元化、專業化的運營,提升了小康成色。
“此次學習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,也對我觸動很大,作為農村社區干部我更明白他們要獲得如今的成果有多不容易?!敝袇^黨委書記冼瑞初說,回去將努力推進連片工改工項目和鄉村振興等工作,進一步增強村民的幸福感。
永聯村。
“在高質量發展等過程中,我們遇到土地整理、城市空間布局、基層治理、鄉村振興等工作的瓶頸,需要干部有改革攻堅的膽識和魄力?!惫鸪墙值傈h工委書記陸文勇表示,希望大家都能學有所思、學有所獲、學有所用,推動桂城在城市發展能級高、產業發展層次高、人才發展水平高、文化發展品位高、民生事業品質高、社會治理效率高等“六個高”上領跑。
文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曾蓉
通訊員 蔣望